2016年初,北京迎来近几年来少有的极寒天气,全国多地的气温也都创下历史新低。如此严寒的气候,依然阻挡不了“互联网金融助力减贫”调研组一行7人的前行脚步,他们分别由社科院专家、媒体记者及专注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机构——翼龙贷的工作人员组成。 调研组计划走访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地区的多个旗县,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去了解,当地的农民借款人在获得翼龙贷资金支持后的项目经营情况和实际诉求。调研组通过亲身走访及实地见闻,将向大家陆续呈现互联网金融在助力农村减贫方面起到的积极贡献。同时,也会让更多人了解到翼龙贷投资人资金的具体流向。
调研报道二:马背上的“幸福” (“幸福”的婚纱照) 25岁的“幸福”住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阿古拉镇阿古拉嘎查(村)。1月23日,当调研组来到他家时,“幸福”的小儿子刚刚办完满月酒。 科左后旗是国家级贫困县。与很多外出打工的同龄人不同,“幸福”选择成为一名农牧民。他每天要做的就是养马、驯马,把家里的牲畜照顾好。 他对调研组说:“这些都是蒙古马,两三年后,每匹马在那达慕大会上大概能卖个两三万。” (“幸福”的父母和孩子) 临近春节,许多外出打工的同龄人陆续回到村里。“幸福”说,他们经常聚会,对比下来,他还是觉得留在家里更好:不但能照顾上了年纪的父母,空闲的时候,还能陪儿子一起玩玩游戏。 (“幸福”与调研组交流情况) 25岁的“幸福”能快速走上致富之路,除了吃苦耐劳之外,还因为他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幸福”是阿古拉村首个互联网金融受益者。他对调研组说,2015年初,马匹交易市场进入低谷期,他想趁机低价买入些优良赛马,扩大养殖规模。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机会擦肩而过。 (“幸福”与调研组交流情况) “幸福”说,他也向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过贷款,但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回复。后来,经常上网的他发现并找到了翼龙贷。提交借款申请两天后,翼龙贷的家访人员就开始上门调研。 “他们一来,我的心就踏实了。” “幸福”说,经过多次沟通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他就被翼龙贷授信6万元。 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幸福”家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在,他已经拥有20匹赛马,90多只羊。“幸福”说,最多三年,这些马匹就会给他带来40-60万元的收入。 “在几年前,这真是不敢想的事。” “幸福”情不自禁的摸了摸旁边这匹被他称之为“锦云”的蒙古马。 落日的余晖洒在身上,显得格外耀眼。
|